艺术也需要调剂  文 /应昊    返回

本文曾刊登在《时间·艺术》杂志上,是作者开设的专栏《未定格的肖像——青年艺术家写真》的第四篇。

 

文 应昊   图 李威

 

 

“未定格的肖像”到现在已经写了三期。前三期被选对象是一水儿的男艺术家。第四期,我想改改气场、换换风水——选一个清澈、柔和、安静的女性角色,写一篇慢节奏的东西。换句话说,我决定给临近中秋的读者,来上一盘“净素的月饼”。

而第一个,在我的脑子里闪现的人就是女画家——李威。

 

立春下午的红与蓝

 

春节刚过,立春那天,正好是个星期六。“星期六”对画廊和艺术家,尤其是对媒体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体力大考验——绝大多数展览都会选在周六下午开幕。不过,今年艺术圈的第一个“星期六”,随着立春的提前,比往年来得稍早了一些。艺术好像会“靠天吃饭”,这一点与小农经济有着部分的相似:受环境影响大,需要精耕细作并不厌其烦。某种意义上,农民和艺术家是要靠信仰来坚持自己的行当。

我按微博上提前和李威约好的,去草场地艺术区的印象空间,参加她的新个展“无观紧要”的开幕式。我到底还是去晚了,展览现场已经没有什么观众,不过倒是可以专心看看展览。这次展出的新作品用了一种不寻常的材料,但这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对多数人来说又不会太陌生——就是那种写票据时专用的蓝色或者红色复写纸。艺术家并没有借助复写纸往其他什么纸上“复写”图案或者形象,而是把“复写了的”,准确来说,是把划刻了图案和形象的复写纸直接呈现出来,展出。艺术家一定是发现了这种被蚀刻过笔触和线条的复写纸所独有的奇妙美感。复写纸被裱在透明有机玻璃上,然后组装进同样材质的方盒里,挂在墙上。白墙、透明玻璃盒、红色、蓝色或者红蓝两色的复写纸、纸上因笔触刻划而略微反白的景物,整个展览因颜色跳跃而鲜艳夺目,但情致素雅。

从画廊一层走到二层,我一张一张地看。我发现这些作品已经跨越了几年的时间,每一张的内容不一样,刻画时候的轻重缓急或者说心气儿也不一样,全部看下来很像是在读一本用玫瑰红色和深蓝色纸页写的日记。可是到了画廊要关门时我也没找到日记的主人。我给李威发了条短信,说我来过了。很久过后,她回了过来:我看没什么人来了,就躲在画廊办公室暖和呢。也没注意看手机,抱歉啊抱歉。

抱歉什么啊,对我来说,能在今年看展的头一天,看到这样清新、却耐回味的作品,是个“好彩头”。

 

感觉先行

     

和李威认识也是在一个展览的开幕式上,忘了具体是怎么一个搭话的过程,我记得好像问了她这么几句:你的“网点系列”是找到了一种方法吗?一味这样画下去,你不觉得就是在重复吗?李威当时说的什么我也记不清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她的回答很平静很认真。

“网点系列”是李威比较出名的一个绘画作品系列,一定程度上,这个系列也成为了李威非特定的标签之一。

最早的一张“网点”作品是这样诞生的。李威找了一张她随意拍下的照片:超级市场里的电动扶梯。她把照片放到电脑里降低分辨率,缩小文件的大小,然后放大图片的尺寸,于是,照片的像素网点变得特别明显,甚至突兀,离近看就是一个格子矩阵,只有离开些距离看或者眯缝眼儿看才能看出照片拍的是什么。李威把这个格子照片画成了草稿,然后以草稿为参照,在画布上勾画一张来源于照片,又经过多重转化的画作。数字图像呈现出的几何网格被李威手工绘制的墨点所代替。画的过程中,艺术家会从绘画的视角和感觉出发,反复琢磨哪些地方可以画得更实一些,而哪些地方虚上点则更好,或者直接可以省略掉。笔墨增减的考量全部依靠艺术家主观的审美趣味,由此,死板、生硬的方格变成了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描摹。

多次为李威策展的中央美院教授赵力这样评价李威的网点系列作品:“从表面上来看李威似乎是在手工模仿印刷的效果,然而从更深层面上加以理解,则艺术家花费大量人工所完成的创作却是通过整个的创作过程致力于对现代工业化、机械化与手工、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的思考”。而我也能察觉到李威在不断深入创作和思考“网点系列”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摆脱素材照片的网格对自己的限制。照片的影子似有似无了,李威个人的影子越来越明显了。组成形状和图像的点变成了笔墨和意蕴,表达了情绪和感知。

    在采访中,李威回答了第一次见面时我提出的疑问,她觉得创作确实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和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艺术探索深入进去,但又不能够完全被计划和方法所控制了,感觉先行还是非常重要。

 

一波三折

 

和李威聊天,很难听出李威的口音,不是说她说话一嘴京腔儿或者CCTV腔儿,而是她南腔北调都有一点,又都不明确,这一点让人很难拿捏。不过看一看附在李威画册后面的个人简历也就一下明白了。1979年生人的李威出生地是黑龙江哈尔滨,16岁到杭州就读中国美院附中,毕业后又到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油画,2007年她在北京拿到中央美院壁画系的硕士学位。用她的话说,她的求学路,一波三折。不过,听口音、看面相、读画作,怎么都觉得她不是三折,而是一路顺随、淡定平常。

再次引用赵力教授的话:“她的创作总是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而从浙美附中到南艺再到央美,附中、本科、研究生三个求学阶段,三个不同的教学体系背景,也使得李威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李威的工作室位于北京东五环外的“黑桥”艺术区,她也住在那儿。那是一片在垃圾填埋场上修起来的库房,其中的一些库房后来租给了艺术家,改成了工作室,形成了艺术区。李威研究生毕业后就搬到了这里,她和几个同学把一间大库房整租下来。在这间除了屋顶、墙壁、窗户外,空无一物的大厂房里,他们砌上隔墙,分成各自独立的空间,自己铺水泥地,建起洗手间和厨房,分隔工作区和起居区。如今她又对工作室二次改造装修了,搭了一个二层。她对自己一层到二层过渡空间的设计极为得意,它们下面整好可以放她的画。

李威平时也不开车,驾校报名报了一年多了,一次也没去学。我问她不觉得不方便吗?她说有黑车啊。我说遇到721下大暴雨那种情况怎么办?她竟兴奋地描述起她和几个朋友从外面吃饭回来,如何被迫把车停路边,如何淌水,如何被水埋过胸口,又如何安全回到工作室的经历。

没有抱怨,没有逃避,对李威来说,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调剂创作

    “无观紧要”展览过后,李威一直没做展。上两次个展则是2009年的“简单复杂”巡回展,跑了南通、深圳、北京三个地方;2011年的“逶迤”个展,在798的别处空间举办。从这些展览中,可以约略梳理出李威作品的几个脉络:一个是用网点来呈现的布面和绢本绘画,它越来越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趣味;一个是纸本的木炭作品,它更强调线条感和肌理效果,像壁画又像工程图纸;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用复写纸创作的作品,我看得出来,它正在从手工刻写向一种渲染感过渡。李威说,她的画都是间歇着画的,为的是调剂身体,也调剂画画的感觉。

    如今,已经有几个月了,李威也没有怎么画画,准确说,没怎么为了创作或者做展画画,她也画些闲画儿,比如她在练书法和篆刻。在她工作室的案台上,我看到了笔墨纸砚、字帖、刻刀和章料,还有完成和未完成的书法临摹和刻章。她说都是自己瞎弄,没老师,蒙着来。但从墙上的隶书大字,我看得出李威的艺术天赋,还有她的那份平静和自足。案台边上,有两件东西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夹着五线谱的谱架,一个练形体的压腿杆,原来她还在延续上学时学过的小提琴、笛子和舞蹈。

    当我问到她:你不画画、不做展,不心慌吗?李威略显羞涩地回答,但凡有口饭吃,我还是愿意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不是不画画,而是在往回收,想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而自己能做到的又是什么?

 

 

深海,布面综合材料,130X150cm,2011

 

地平线1,红蓝复写纸,70X52cm,2012

 

放生池画记-2,绢本水墨,78X95cm,2011

 

麦积山-5,绢本水墨,200X70cm,2010

 

 

千纸鹤-1,宣纸木炭,200X105cm,2006年

 

 

李威在工作中,她正在给一件“网点系列”作品上色